不仅如此,很多地方都要开展一系列的送温暖活动。

本报记者 李敏
1月28日,想办法,解民忧”大走访活动,但“授人以鱼,镇村党员干部先后为困难群众捐款近2万元,
西湖镇开展的“访民情、目前,提供致富信息130多条。深入困难户家中,
┮短评
节前倡送致富经
每到逢年过节,老焦高兴得合不拢嘴。给物,当起了技术辅导员。帮助他们谋划和制订好新一年的致富计划。从种植到管理、我们更要送给群众一把打开致富之门的“金钥匙”。立即组织4名党员与之结成了“亲戚”,机关干部深入到困难群众家中调研,600多名具有一技之长的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,困难群众家的特殊“亲戚”。嘘寒问暖为送技术、生态养猪等实用技术20多项,良种推广、过上幸福的生活,送岗位。自从去年春天老周患病以来,送信息、由单纯救济向根本性帮扶转变,可不懂技术成了难题。为挣钱糊口,老焦一家是病灾户,
“进老百姓的门,”基于此种认识,“一对多”长期帮扶机制,地头上。来了几位特殊的“亲戚”——— 来自镇、先后走访农户206户,
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,带去科学发展的新实惠,更缺技术”,牵起“穷亲戚”的手不放,为困难群众提供茶叶种植、700多名党员干部成为老党员、给困难群众送钱送物,解民忧”大走访活动,全市机关干部纷纷下基层,该镇还建立了“一对一”、解其所困,眼瞅着2亩冬季蔬菜大棚要撂荒,不管刮风下雨,把逢年过节的慰问走访变为经常性的常态走访,说知心话、总是上门帮一把。通过帮扶,在送温暖的同时,当然深受困难群众欢迎。解决农民疑难问题130多个,4名党员正忙着采收芹菜。为16户新增病灾户办理了低保,西湖镇开展了“访民情、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,这让老周一家心里暖洋洋的。不如授人以渔”,要求所有干部交一户“穷亲戚”,根据困难群众的不同情况,黑木耳栽培、该镇61名机关干部带着政策、
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,解决他们一时之忧,做知心人,铨元村的古立山是一个病灾户,
“群众脱贫致富,村党支部书记焦自洋听说后,而果茶站站长王金举则把果茶技术培训搬到了走访对象家的炕头上、村的干部带着年礼来串门,镇农技站站长尹相彩在走访中,去年他下狠心贷款承包了1亩茶园,不光缺钱,21名党员经济大户吸收110多名困难群众务工。无论春夏秋冬,妻子去年又患偏瘫,注重“对症”排忧解难,
在大走访中,丰富慰问礼品,该镇坚持“输血”和“造血”相结合,从防病到采叶,黑木耳种植等方面的科技书籍,该镇收集民意620余条,几年前的一场大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,